中醫認為,患上高血壓的病因大多和氣血調和不暢有關,而我們只有認清病因,才能有效、快速的認準發病根源,更好的預防和治療高血壓。那么從中醫角度來看,人會得高血壓的主要原因具體有哪些呢?
1.情致失調
如長期精神緊張或惱怒優思,可使肝氣內郁,郁久化火,耗傷肝陰,陰不斂陽,肝陽偏亢,上擾頭目。肝腎兩臟關系密切,肝火也可灼傷肝腎之陰,形成肝腎陰虛,肝陽偏亢。長期憂郁健康的大敵。“思傷脾”“怒傷肝”“優傷肺”“恐傷腎”,這是中醫學經過長期實踐的結論。精神刺激引起的抑郁不舒,可導致 “肝氣郁結”,輕者使人神經衰弱、內分泌紊亂;重者會導致精神失常、患高血壓病及心血管病,并會降低人體免疫功能,折損人的壽命。
2.飲食失節
過食肥甘厚味,或飲酒過度以致濕濁內生,濕濁久蘊可以化熱,熱又能灼津成痰,痰濁阻塞脈絡,上擾清竅,也能發為本病。
3.內傷虛損
如勞傷過度,或年老腎虧者,由于腎陰不足,肝失所養,肝陽偏亢,內風易動。在以上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,使人體陰陽消長失調,特別是肝腎陰陽失調。因為肝腎陰虛,肝陽上亢,形成了下虛上盛的病理現象,故見頭痛、頭暈、耳鳴、失眠等癥。而腎陰虧損,不能滋養于心,心亦受累,故見心悸、健忘、不寐等癥。病久不愈,陰損及陽,則往往導致腎陽不足,兼見畏寒、肢冷、陽痰、夜尿增多等陽虛癥候。
4.喜靜少動
喜靜少動或生性喜靜,貪睡少動。或因職業工作所限,終日伏案,多坐少走,人體氣機失于疏暢,氣郁則津液輸布不利。喜靜少動或生性喜靜,貪睡少動膏脂轉化利用不及,以致生多用少,沉積體內,浸淫血中,故血脂升高。
5.人體衰老
人老則五臟六腑皆衰,以腎為主,腎主五液。腎虛則津液失其主宰。脾主運化,脾虛則飲食不歸正化。肝主疏泄,肝弱則津液輸布不利,三者皆使膏脂代謝失常,引起血脂升高。
不管是以上哪種原因造成的高血壓,要想治療,主要的方法歸根結底就三點:飲食、運動、情緒,只要把控好這三點,就不怕高血壓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危害。
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!
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