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人的身體免疫力低下,容易導致肝火旺盛或疲乏,中醫提醒多攝入一些五谷雜糧對人的身體有好處。早在古代就有“一谷補一臟”的說法。五谷有小米、大米、小麥、大豆、高粱。中醫認為,五谷不僅可以裹腹,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。
1.小米-養脾
小米是五谷之首,常食能補脾益胃。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,可謂是進補的上品,可補中益氣、延年益壽。
2.高粱-養肝
高粱具有養肝益胃、收斂止瀉的功效,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,持續吃一段時間后,會有良好的功效。
做法: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后炒熟,用開水調成稀糊每天早晚飯前服用,
3. 小麥-養心
小麥被稱為“五谷之貴”。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、除煩去躁。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征、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。
做法: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,或去中藥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,每天早中晚服用。
4.黑豆-養腎
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“腎之谷”,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、解毒、潤膚的功效,對腎虛、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。
做法:泡發后打制成豆漿,或煮黑豆粥,每天早晚各一次。
5. 大米-潤肺
大米涵蓋稻米、紫米等,在出現肺熱等癥狀時,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。
做法:用小火熬制大米粥,直至米湯濃稠,只喝米湯不吃米粒,隨時可服用。
做法:熬一鍋小米粥,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—米油,空腹喝下,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,每天早晚均可服用。
最后,小編溫馨提示春天時節注意飲食要清淡,盡量避免油膩的刺激,讓身體在這個時節多補充營養,增強免疫力,輕松擁有好身體。
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!
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