倏忽溫風至,因循小暑來。“濕”是常夏時節突出的特點,所以小暑期間,防暑強身在于顧護脾胃,養護脾胃之要在于祛濕健脾。下面中醫中藥網小編教大家幾種祛濕氣的方法!
祛濕氣的方法有
1、導引祛濕
一些上肢撐舉和下肢提踵的動作,可以調理上、中、下三焦之氣,并發動手足三陰之氣,益氣升陽。
動作要領
(1)兩腳并攏,自然站立。
(2)左腳向左開步
兩腳距離略寬于肩,兩腳平行,腳尖向前。同時以中指帶動,兩臂向左右伸展至與肩平,成“一字式”。
(3)以中指帶動
十指指尖向遠、向上伸展,同時屈腕、立掌,指尖向上,掌心向外,兩臂上舉,至頭頂。同時提腳跟、伸兩脅、兩掌心向上,兩中指相對,相距約10厘米,停留在頭頂正上方。
(4)兩腳跟落地,兩腳放平
同時兩掌繼續上撐,動作略停。然后兩臂外旋,兩掌轉成指尖向后,同時仰頭舒胸,目視上方,略停。
(5)兩掌帶動兩臂向左右伸展
下落至兩臂平舉,同時頭頸還原,目視前方。
(6)兩臂下落,還原體側
同時左腳收回,并步站立,目視前方,心靜體松。反方向練習,動作方法同前,只是換為右腳開步。左右各做一次為一遍。
2、飲食祛濕
長夏氣候炎熱,消化功能相對較弱,飲食應以健脾、清熱、利濕為基本原則。宜清淡,不宜肥甘厚味。
清淡飲食中,主食要以五谷雜糧為主,宜食甘味或黃色屬土的谷物,如粟米、稷類、薏米、豆類等。豆類之中又以赤小豆清熱除濕為最佳,黃豆、黑豆則滋養腎精和脾胃。
副食以蔬菜、水果、菌類為主,肉類要少食、淡食。烹飪宜清蒸、水煮,少放油鹽,盡量保持食物原味。
飲食中還可加用健脾胃、祛暑濕之品,如茯苓、白術、佩蘭、藿香、扁豆、蓮子、白豆蔻、薏苡仁等。
注意事項
1、不可過食熱性食物
2、冰凍瓜果適可而止
3、不要貪喝冰鎮飲料
4、厚膩制品應少用
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!
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