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認為,“神”是保持生命活動的活力,是人的精神、愈識、感情、思維等活動。“有神者昌,失神者亡”,說的是沒有了生命活力、靈性、生機的人,其形體是不能行之久遠的.
(1)神的健全
神的健全以臟腑功能正常、氣血運行正常為基礎.若臟腑、氣血出了問題,則神的健全是很難的。因此,欲求神全.先保住身體各功能的正常運行,做到積精、養氣,然后才能全神。
(2)保養心神
要求人開朗樂觀、寬容大度、淡泊名利、心神寧 靜、氣血平和.這是最有效的、最根本的養神方法.歷代養生家都強調. 養生莫若養性.知足、棄欲、少貪、長樂、精神安定,是最有益于養心神的.而善養心神,則志意和.梢神定,魂魄不散,五臟俱寧。
(3)調節情志養神
過于劇烈的情緒變化,過于持久的不良情緒,都不利于養神養性。傳統理論中,有兩種調節情志的方法:一為以情勝情法,一為疏泄法。傳統養生之道中.有“悲勝怒,喜勝憂.恐勝喜,思勝恐,怒勝思”之說,講的是各種情緒都有相互制約的關系.對于不利于養生養神的不良情緒,要有意識地用以情勝情的方法加以轉移和消除.硫泄 法即是對不良情緒加以疏導、訴說、宜泄、忘卻的方法.不良情緒積郁于心中得不到釋放,久之就會導致心神不寧、氣血不調、臟腑俱傷。善于用疏泄法,會使心神放松.恢復平靜。
(4)神有所依保健康
一般情況下,精神健康、有所寄托的人.也是生理上最易保持健康的人.情神穩定樂觀,使神思穩定;神思穩定,使氣 血平和;氣血平和,利于保護臟腑功能。臟腑功能正常.人就遠離疾病衰老.若是生活無目標、無信念.精神萎靡不振,無以激發身體各部位的功能,時間久了就會減弱原本強健的各臟腑功能.使氣血運行失常.精神和身體都得不到有益的滋養,疾病將隨之而至。精神不空虛,意志不消沉,可使神有所依;神與形俱.才能盡享天年。
(5)閉目靜坐養神
體倦神疲之際,酣然大睡一場,能起到“調陰與 陽,精氣乃光,合神與氣,使神內藏”的作用。閉目靜坐,不思或少思, 同樣能使大腦皮質得到充分的休息。此時人為地讓目不視、足不步、掌不握、指不攝,使精神內守.氣血歸于平和,能迅速恢復大腦的思維能力,解除機休的疲憊。 閉目靜坐的時間,可根據具體情況來定.少則幾分鐘,多則二三十分鐘。閉目不但能夠養目,而且能夠養心。閉目不視,好比臥而假寐,可以排除雜念,使身心得到較好的休息。
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!
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